在提到棉花种植管培的关键节点与技术方面,蒋校长强调了耕整地、播种、品种选择、密度控制、灌溉施肥、病虫草防治、打顶脱叶和采收等环节的重要性。他提到,新疆棉花种植已广泛采用“矮密早”栽培技术、精量播种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单产和品质。
此外,蒋校长还详细介绍了新疆棉花种植技术上的主要突破。首先在品种上,2016-2024年新疆审定高品质棉花品种占比较高,符合机采棉生育期的早熟性要求,具备高产、抗逆性好的特点。其次,高产栽培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由一膜六行转变成一膜三行或一膜四行种植,更有利于脱叶落叶和提高棉花品质。再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节水节肥效果显著,肥产比提高35%左右,皮棉单产提高到110-140公斤/亩。最后,在农机装备和智慧棉田建设方面上,不仅棉花种植机械化率达到100%,而且围绕“耕、种、管、收、轧”五大环节开展的智慧棉田建设,利用遥感卫星、北斗导航、农业物联网设备等收集各项数据,包括气象数据、病虫害数据、产量数据等,实现棉花全过程管理和智能分析。
展望未来,蒋校长从四个方面指出新疆棉花的发展方向,一是新品种培育,通过多基因聚合、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技术,实现棉花的优质高产和抗逆;二是绿色植棉技术,研发优质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宽早优”绿色高质高效综合植棉技术;三是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在农机自主作业能力、生产装备智能化程度上都亟需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四是棉副产品深加工,从纤维到短绒,从棉籽到棉饼,从棉根到棉秆,样样都有用途,需不断探索棉副产品的延伸价值。
来源:全国棉花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