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为掌握新年度新疆棉花春播面积情况,近期,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工作人员赴南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库车县等地进行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今年棉农植棉积极性较高,植棉面积有所增加。南疆轧花企业皮棉销售基本结束,但北疆轧花企业销售进度偏慢。新疆纺织企业纱线利润较好,产销情况好于内地。
一、新疆棉花种植情况
由于去年新疆棉花丰产、棉农植棉收益较好,今年棉农植棉积极性高。南疆3月底开始春播工作,截止4月底播种已完成。
(一)南疆播种时间提前,农资价格持稳。今年春播时节,南疆天气晴好,土地积温回升快,适宜棉花播种。当地棉农抓住关键窗口期,从3月底开始春播工作,春播时间比去年提前7至10天。目前南疆棉花播种完毕,播种早的棉田,棉种已经开始出芽。南疆农资价格和去年相比基本稳定,棉花亩均物化成本基本维持在1600-1700元。
(二)棉农植棉积极性高,棉花春播面积增加。从整个南疆走访调研情况看,今年南疆棉农植棉积极性高。尽管去年籽棉收购价格不高,但是天气条件非常利于棉花生长,棉花单产增幅较大,亩均达到450公斤以上的棉田比较普遍,因此棉农植棉收益较好。去年种植辣椒等经济作物收益明显不如棉花,尤其番茄亏损严重,打击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从调研看,推测实地走访的棉花产区面积增长幅度可能在5%左右。
(三)大风沙尘天气频发,棉苗发育不受影响。在南疆调研期间,虽然产区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部分棉田的地膜和滴灌带被风掀起,但对棉苗影响有限。一是播种早的棉花刚出苗,即便被大风沙尘天气侵袭,后期也有充分的补种时间,能够保证棉花后期正常生长发育;二是近期刚播完的棉田,棉种还未破土出苗,大风沙尘天气对其影响更小。5月份的天气变化对棉苗生长发育很重要,届时大风沙尘冰雹低温等天气都会对棉苗生长产生影响,即使后期补种,时间上也来不及。
(四)棉花和孜然套种面积增加,对棉花产量影响有限。今年南疆棉花和孜然套种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据了解,去年采用棉花和孜然套种的农民收益不错,今年陆续有棉农采用套种模式。但也有一些棉农认为,今年套种的面积增加,孜然产量提高,价格大概率下降,套种的收益未必能达到预期。另外,由于常年种植棉花,农民对棉花的生产管理更为熟悉,相对于种植其它作物更有信心,所以今年还是采取了棉花单一种植模式。另一方面,棉花和孜然套种时,外界预测对棉花亩均单产影响较大。实际上套种时,孜然只是生长在棉株行距间的空地上,棉花亩均株数并未减少,且六七月份孜然就要采摘收获,对棉花最终产量影响有限。
(五)长绒棉面积大幅萎缩,价格处于较低位置。阿瓦提县作为长绒棉主产区,近两年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当地一家植棉大户表示,2024年阿瓦提县棉花种植面积140万亩,其中长绒棉面积28万亩。因2024年长绒棉种植收益低于细绒棉,今年改种细绒棉积极性高,预计长绒棉种植面积将进一步降到16万亩。此外,当地还有少量其他经济作物改种细绒棉。尽管长绒棉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消费降级,高端纺织品需求减少,长绒棉供大于需的格局未改变。
(六)和田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长幅度大。这次调研发现,和田作为非宜棉区,近两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很快。一是得益于当地在沙漠边缘新开荒的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二是相对其他农作物,棉花种植效益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当地一家轧花企业负责人表示,2023年和田地区棉花面积30万亩,2024年棉花面积同比增加14%,接近35万亩;预计2025年面积将在2024年基础上再增加5-8%。和田地区棉花单产低于新疆其他地区,往年籽棉亩均产量在200多公斤,去年随着棉种质量、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籽棉亩产达到了330公斤左右。
二、新疆棉花销售及纺织行业现状
据了解,2024/25年度新疆籽棉开秤收购价格高开低走,南疆地区籽棉收购成本低于北疆。因南疆轧花企业根据加工成本及时套保,皮棉销售进度大幅快于北疆。
(一)南疆皮棉成本低于北疆,现货基本销售完毕。目前南疆地区皮棉销售进度达到90%左右,多数企业在收购期边加工边套保,及时规避了棉价下跌风险。北疆地区由于收购成本高,皮棉现货成本和期货盘面价格一直处于倒挂,销售进度缓慢。当地棉花专业人士认为,北疆地区仍有接近40%左右棉花未销售。目前南疆皮棉在库综合成本达到14700元/吨以上,而北疆达到了15000元/吨以上(有些企业成本更高)。南疆轧花成本低于北疆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去年南疆籽棉质量好,衣分高,水杂含量低,加工损耗少;二是籽棉开秤收购期价格高开低走,因北疆集中收购期短,企业收购竞争激烈,导致收购价格高于南疆;三是南疆籽棉收购期长,轧花企业收购成本得以不断降低;四是南疆私营小型轧花厂多,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低,也造成南疆皮棉加工成本低于北疆。
(二)纺企高负荷生产,纱线利润可观。目前新疆纺织企业开机率达到100%,订单维持在1个月左右。相比内地棉纱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情况,新疆部分品种棉纱线利润能达到1000元/吨左右。新疆一家纺织企业表示,新疆生产的棉纱几乎都是用于内销,目前订单较为充足,产品主要满足内需市场,暂时未感受到中美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正在积极建设二期和三期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