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斌高度关注影响棉纺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本次两会其带来了“关于保障进口棉花配额足量发放,维护棉纺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刘子斌表示:目前通过配额进口的棉花主要用于出口订单,但配额受数量、贸易方式等多方面制约,无法满足出口订单的要求。除此之外,进口棉花配额发放不足加剧了国内棉纺织市场内卷性竞争。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棉使用,企业无法接溯源订单,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出口业绩。企业接不到外贸订单后转而面向国内市场,造成供应结构性过剩,加剧了行业内卷。
不仅如此,由于棉花进口配额的存在,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国内棉花价格高于进口棉花,以2024年为例,我国国内较国外棉价平均高出约424元/吨,在下游棉纱线进口不存在配额限制的情况下,无论国内外市场,我国棉纺纱行业都在国际竞争中受原料价格因素处于不公平的劣势竞争地位。
为有效应对我国棉纺织产业链供应链面对的外部风险,稳定其在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促进我国棉纺织产业链可持续健康发展,刘子斌建议:
一是建议足量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充分保障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对出口订单的特定用棉需求,保持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增发的滑准税配额,建议由企业自由选择贸易方式,以应对市场变化。
二是建议继续优化棉花储备调控机制。优化储备棉轮入和投放政策,适时适量轮入和投放进口棉,以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外棉供应。
三是探索放开棉花进口配额管制。放开棉花进口配管制将使棉纺织企业原料选择更具自主性,实现内外棉价趋于一致,给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提升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有效保住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与产业链地位,稳定我国纺织业出口创汇。进口棉配额管理应与时俱进,在适当的时机可以探索放开进口配额的可能性,可以试行放开政策,若实施效果未达预期或需要修正,再考虑收紧配额政策或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